這碗胡辣湯,料足鮮香(神州看點·一方水土一方味)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 |
說到河南傳統地標食品,人們印象深刻的恐怕非胡辣湯莫屬。
其中,河南周口市西華縣逍遙胡辣湯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香辣濃郁的口感聞名遐邇。2021年,西華縣逍遙胡辣湯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這碗湯里有多少料
金秋周口,一派豐收景象。
在商水縣,天華農業專業合作社今年種植的“周麥49”喜獲豐收,籽粒飽、顏色正、品質好。
在淮陽區,新收的黃花菜被晾曬、打包,陸續上市。鄭集鄉鄭集村村民鐘學欽是十里八村有名的黃花菜種植行家。“7個黃芯、紫色嫩尖,代表黃花菜已經成熟,天剛亮是采摘的最好時間。”鐘學欽說。
在沈丘縣,林下溝渠旁,不時能看到放養的本地槐山羊漫步。槐山羊養殖基地的標準化養殖圈內,工作人員正在投喂新鮮草料、清理圈舍。槐山羊因生長處多槐樹而得名,肉質細嫩,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小麥粉、黃花菜、槐山羊肉……這些來自周口本地的優質食材,在逍遙鎮被融合進一碗胡辣湯。
胡辣湯里,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胡椒、豆蔻等20多種香料。“匯聚東西南北香料,胡辣湯的味覺密碼,或許就隱藏于此。”逍遙鎮高家胡辣湯第十四代傳人高朋說。
高朋的父親高群生用40多年時間,將街邊小店打造成當地知名胡辣湯品牌“高群生”,年銷胡辣湯達1000萬碗。高群生生前常不顧路途遙遠,到主料的原產地調查,只為讓顧客吃得放心。
為何這么多人愛上這碗湯
2023年,國內一線城市迎來胡辣湯開店潮:當年9月,方中山胡辣湯在北京開設首店;12月,高群生胡辣湯北京第一家分店開業。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河南小伙小方興奮不已:“可以喝到家鄉的胡辣湯啦!”
胡辣湯為何擁有眾多粉絲?追溯歷史,可能與逍遙鎮的水運密切相關。
逍遙鎮曾是中原地區重要的水旱碼頭,胡辣湯是逍遙鎮船工、纖夫和來往客商的“心頭好”。一碗熱乎乎的胡辣湯下肚,酣暢淋漓。
胡辣湯抓住了河南人的心,也抓住了南來北往食客們的胃。“來喝湯的外地人很多!”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逍遙胡辣湯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鳳花說,外地騎友也經常來喝湯,走的時候還會打包上幾暖瓶。
最近,高朋到四川成都查看兩家分店的經營情況。“大多數顧客都說著正宗的四川話,喜歡胡辣湯的,不光是河南人了。”高朋說。
如何經營好這碗湯
胡辣湯,如何成為當地的富民支柱產業?
在逍遙鎮胡辣湯產業園,“老楊家”胡辣湯標準化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麻利地分揀著一包包加工出來的胡辣湯粉料。
“我們現有10多條湯料生產線,年產值達1.5億元,開通了商超、電商直播等銷售渠道,并成立了物流配送中心。”河南“老楊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躍義說。
目前,逍遙鎮有胡辣湯調料企業16家,研制開發了60多種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一組數據可見胡辣湯的“活色生香”:在全國各地經營胡辣湯生意的逍遙鎮人有1.6萬,經營門店近4600家,帶動增加收入達10億元。西華縣現有12萬“熬湯人”,遍布大江南北。如今,胡辣湯產業帶動西華縣粉條、面筋、香油、陳醋加工、大蔥種植等配套產業,約20萬人從事相關產業,年產值突破40億元,當地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5%以上。西華縣形成集種植、加工、經營、銷售、培訓、服務于一體的全鏈條胡辣湯產業鏈。
如何讓胡辣湯走向世界?河南省餐飲與住宿行業協會會長張海林介紹,要走“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戰略。西華縣已走出了關鍵一步,縣里專門成立胡辣湯產業發展中心,對接中國烹飪協會等聯合制定行業標準體系,在技術標準培訓、原材料使用監管、門店裝修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全面提升標準化水平。
對中原地區的人來說,這口滾燙的辛香代表著永遠走不出的鄉愁。正如逍遙鎮石碑上所刻:“一碗湯里見中原,半勺辛辣半生緣。”這碗湯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為獨具特色的文化印記。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5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