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活“妙招”變“險招”
點擊播報本文,約
前不久,一女子使用網上推薦的“白糖加醋燒開”方法去除保溫壺水垢。她將白醋、白糖和水的混合溶液燒開,倒入保溫壺約1分鐘后,壺內高溫液體突然噴出,導致其面部燙傷。該事件被多家媒體報道,引發廣泛關注。
那么,用白醋和白糖去水垢是否有科學依據?還有哪些所謂的生活“妙招”容易變“險招”?科技日報記者日前就此采訪了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學院副教授王桂榮。
“從科學原理來看,用白醋除水垢是可行的。”王桂榮說,水垢是難溶于水的堿性物質,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白醋含乙酸,又被稱為醋酸,屬于弱酸。把白醋倒入有水垢的水壺,白醋會和水垢中的碳酸鈣與氫氧化鎂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可溶于水的醋酸鈣和醋酸鎂,進而使水垢溶解。
“上述化學反應,通常不會很劇烈,也不會有太大風險。造成女子被燙傷的關鍵因素是高溫。”王桂榮解釋道,女子向保溫壺中倒入了燒開的白醋、白糖和水的混合溶液,加速了化學反應速度,導致保溫壺內迅速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保溫壺的密封性較強,二氧化碳氣體無法及時擴散,只能在壺內不斷積聚,使壺內氣壓隨之急劇升高。當氣壓超過壺蓋能夠承受的極限時,高壓氣體便會帶著壺內的混合物,從壺嘴噴射而出。
“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用白醋既高效又安全地去除水垢。”王桂榮給出了兩點操作建議。第一,始終保持壺口敞開。將白醋倒入有水垢的水壺后,不要急于蓋緊壺蓋,務必讓壺口處于敞開狀態。第二,嚴格控制液體溫度。最好使用常溫白醋,切忌將高溫白醋直接倒入密閉容器,也不要在容器內加熱白醋。
除去水垢的“妙招”外,驅蚊“妙招”、清潔“妙招”等也是網友經常會上網搜索的。例如,有網友發帖稱,把點燃的火柴插入風油精,可加速風油精揮發,提升驅蚊效果。還有不少博主稱,潔廁靈與84消毒液或洗潔精混用,清潔效果加倍。對此,王桂榮表示,這些“妙招”實為“險招”,切勿盲目跟風嘗試。
風油精的主要成分是酒精、桉葉油、樟腦、丁香酚等。桉葉油、樟腦等溶于酒精后,會產生易燃氣體。一旦有火焰靠近,這些易燃氣體就會被點燃。這不僅不會提升驅蚊效果,反而可能導致風油精瓶口著火,甚至引發瓶身炸裂或火焰回燃至瓶內,造成火災事故。
“混合使用潔廁靈與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見的危險清潔操作。”王桂榮說,潔廁靈和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分別是鹽酸和次氯酸鈉。鹽酸是強酸,次氯酸鈉是強氧化劑,兩種物質混合后會迅速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高濃度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氯氣。這非但不會增強清潔效果,還可能危及人體健康。
人一旦吸入氯氣,呼吸道黏膜就會受到刺激,引起咳嗽、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肺水腫、窒息甚至死亡。即使是較低濃度的氯氣,也會對人眼、鼻、喉造成灼傷。因此,如果在狹小不通風的衛生間內混用潔廁靈與84消毒液,極易造成使用者急性中毒。
王桂榮提醒道,若不慎混用潔廁靈與84消毒液并吸入氯氣,應立即開窗通風并去往空氣流通處,直至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如果使用者眼部或皮膚不適,應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并更換被污染的衣物。若出現持續呼吸困難、嘔吐等癥狀,一定要盡快前往醫院就醫。
和84消毒液一樣,洗潔精也是堿性清潔劑,可用于清潔油脂性污垢。潔廁靈與洗潔精混合,會發生中和反應,使清潔效果大打折扣。
“不可否認,網絡上一些生活小妙招確實有用,但大家在嘗試時,最好先辨別方法是否科學、了解其背后的科學原理,再進行操作。”王桂榮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