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突變或是代謝疾病“推手”
記者劉霞
點擊播報本文,約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奧蘭多健康癌癥中心科學家發現,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等常見代謝疾病背后,可能藏著一個意想不到的“推手”,那就是隨著年齡增長血液系統中自然出現的突變。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新一期《臨床調查雜志》。
隨著年齡增長,骨髓中負責制造血細胞的干細胞會在DNA中積累突變。大多數突變不會造成影響,但偶爾某些突變的造血干細胞會“排擠”其他正常細胞。這種現象被稱為“克隆性造血”,約10%的老年人會受此影響,且其與白血病等血癌風險上升相關。
最新研究中,團隊利用英國生物庫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全民研究計劃”等大型患者數據庫進行分析,發現克隆性造血與更高的肥胖和糖尿病風險相關。在實驗環節,團隊將一種常見于克隆性造血的基因突變植入健康小鼠的血液系統中。結果顯示,與未突變的小鼠相比,攜帶突變的小鼠食量更大、體重增長更快,還出現高血糖和更易發生肝臟問題的現象。
團隊希望通過進一步了解這些血液中的突變,能更早識別出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人群,并通過藥物或個性化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