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眼日:兒童近視防控需科學干預,早期篩查至關重要
6月6日是第30個全國“愛眼日”。隨著兒童近視率持續攀升,如何科學防控成為家庭和社會關注的焦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余繼鋒表示,兒童近視高發與遺傳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需通過早期篩查、科學干預和生活方式調整降低風險。
余繼鋒指出,兒童近視高發的主要原因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若父母均為高度近視,孩子近視風險顯著增加;而現代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過度依賴電子產品、缺乏戶外活動等,也加速了近視的發生。他強調,近視雖不可逆,但早期干預可有效控制發展。對于未近視兒童,建議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放松睫狀肌;對于已近視者,可通過光學手段(如離焦鏡、OK鏡、功能型框架眼鏡)和藥物(如低濃度阿托品)聯合干預。同時,需優化用眼環境,調整坐姿、閱讀距離和光線,避免過度疲勞。
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近視表現,余繼鋒提醒家長關注早期征兆。兒童近視早期癥狀不明顯,頻繁眨眼、揉眼或湊近看物都有可能提示孩子視力異常。他建議3歲以上兒童每半年進行一次視力篩查,監測屈光度和眼軸變化。若發現孩子看不清物體或出現視力疲勞跡象,應及早干預,避免錯過最佳防控窗口期。